《行远莫忘来时路 春暖渐苏忆菁荣》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行远莫忘来时路,春暖渐苏忆菁荣》。
万觑明霞,云暖新木,时江流转,又近清明时节。清明节是一个思念的日子,从我们的先人至今,中华民族一直延续着在清明纪念先祖,撒扫缅怀的传统,一缕哀思千古相承,所表达的不只是农耕社会下代际相递的血脉认同,也是对生者的提醒和激励,是后人对历史仪式和对文化传承的敬畏与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个古老的哀思之日更被添注以新的内涵: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这种形式与意义上的变化,无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绝佳注释。介子推消逝于深山火海,留下了清明节的历史传统,其忠孝两端使人动容。当我们近看雨中香火沉思先人时,自然不能忘记历史上那些深沉的背影。文天祥意志卓绝《指南录》读者泪下;谭嗣同乾坤孤胆,毅然就义血醒后人。但这种精神该如何藉由我们的理解和行动来传承,是关系我们中华民族根骨传承的大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把优秀传统化作前进的底气,将历史变为未来的指引,我们更应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以我们勤劳智慧的先祖为傲,以我们伟大坚强的民族为傲。
俯仰之间,千年一霎。但无论我们走出多远,都不能模糊来路的面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了深切苦难,荆榛蔽野,民生啼寒的景象遍布我们丰饶的土地,亿万同胞游移于天灾人祸之际,丧生于暗无天日的乱世,是中国共产党高擎红旗,改天换地,将垂危的中国拔出泥浆,引万众人民高歌猛进,战胜一切困难,建设了我们今天的一切。在歼敌逐寇的伟大斗争中,不断有先烈倒在黑暗之中,把光明的希望留给后人。
昔人虽去,精神永恒。秉持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实验中学身先士卒,开展了一系列清明追忆纪念活动,在烈士陵园扫墓,去往徐向前元帅纪念馆追寻先烈的足迹。实验学子在缅怀中奋进,在追忆中铭记,将对先辈的缅怀崇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熔铸。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接稳前人的火炬,把历史的声音放飞于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宏愿。清明时节,请把哀思寄于往日,将前进写在将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388班团支部宣
202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