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县学校 > ‘忻州长征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教研活动’小学数学会场

‘忻州长征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教研活动’小学数学会场

2025年04月17日 10:48:17 访问量:331

互学互促互联通,

共融共建共筑梦

(记忻州长征小学“一对一精准帮扶”活动

宁武县东关小学数学会场)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2025年4月15日早上,忻州长征小学书记、校长郭志荣、副校长冯振叶等一行人风尘仆仆来到我校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教研活动。本次送教活动不仅为学生带来丰富的课程内容,也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大家思维的碰撞和经验的凝聚燃出了智慧的火花,筑起了市县教育交流的桥梁,同时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成功实现了共赢共成长。

数学会场.课例分享

1.《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分类”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分类,直观地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又是进一步学习三角形有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张海艳老师在教学中贯彻“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新问题,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力求做到层次清楚,环节紧凑。

2025.4.15

        张海艳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在这一节课中张老师设计了四大环节:

       一、导入环节。大屏呈现不用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张老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渗透分类思想。

       二、探究环节。通过分一分、量一量、折一折等动手操作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三、练习环节。练习设计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在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总结环节。张老师要求学生用集合图的形式进行总结,渗透了数学中的集合思想,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联系。

2.总复习《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1



2

      第二节刘改霞老师讲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统计与概率——可能性"。在此之前,学生已接触过"可能性"的定性描述("可能""一定""不可能")。本节课是对概率的定量化、系统化复习,聚焦数据可能性观念,渗透随机思想。

      本次《统计与概率》课堂教学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简单概率的初步认识”为核心,体现了以下亮点与思考:

      1. 情境真实化,激活学习需求

      教师以“人与人相遇的可能性0.487%,相遇即缘分”导入本课,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课堂中无论是抽签问题还是转盘问题等都是将知识与生活现象紧密合。

      2. 探究活动化,培养核心素养

      课堂设计了通过让汇报自己整理的本课思维导图,让学生动手板演、开放性问题通过“游戏公平性设计”等任务,让学生用概率知识说理,发展理性思维与应用能力。

     3、技术融合恰当好处:不仅用传统ppt开展,还借助有声的小视频和图片动态归类与数据统计让学生更直观深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即生活,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层思考

      统计与概率是连接数学与现实的桥梁,教师需以“真实情境”为土壤,以“探究活动”为养分,让学生在数据的海洋中学会观察、分析与判断,最终形成用数学眼光理解世界的能力。教学中既要关注知识的逻辑性,更要呵护学生对“不确定性”的好奇心,让统计与概率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有力载体。


课例研讨

      在交流研讨环节,忻州长征小学副校长冯振叶指出,张海艳老师的课例目标精准,体现了核心素养能力;技能目标落实到位,培养了同学们的协作能力;结构化的板书,构建了本节课的知识网络。冯校长还指出刘改霞老师情感教育渗透自然,且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倾听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学科思维都得以提升。宁武县东关小学校副校长宫春梅给予刘老师“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情感目标渗透自然”的高度评价,并对在坐老师提出教学设计要以大问题引领、小问题细化,教学活动要抓关键要素,把握数学本质,关注数学思维。现场听课的杨建英、刘广林、吴变莲等老师对两位老师精湛的教学水平、精心的活动设计、精彩的活动组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场教师的都有“遇见您是我的幸运”同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互相学习。


      本次“一对一精准帮扶”活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开拓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活动如一缕丰盈而温情的阳光,为宁武县东关小学校新增了春日的活力。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教师永远在路上!

图文、编辑:六教组

审核:宫春梅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编辑:张撰先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教学资源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忻师北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