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工作室 > 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六年级科学组持续研读新课标教研活动纪实

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六年级科学组持续研读新课标教研活动纪实

2023年12月01日 08:16:55 来源: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 张飞帆 访问量:30

研读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科学探究促成长   课标教研聚核心

--东冶实验小学六年级科学组持续研读新课标教研活动纪实

 

 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网讯:为进一步把握新课程标准,促进新课标理念和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组织了科学课程标准学习活动。11月30日上午,学校包年级领导胡艳丽主任深入六年级教研组参加了学习新课标教研活动。

c16b42ffc48d1b5faf24bbdfde7fac3

 

本次教研活动由六年级教研组长徐海燕老师组织,重点研讨《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

首先,由主备人徐海燕老师发言:新课标进一步强化课程育人导向,关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教师应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方面入手,抓准科学课程中的育人价值,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落地生根。

教师应整体把握课程标准、教材的设计思路,了解课程标准、教材在科学素养培养上的纵向与横向脉络,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横向关联,知道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正确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聂永丽老师提出:学习科学,就要参加和经历观察活动,尤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培养具有重要性,从中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根据学生的心里特点,注重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眼里的世

界绽放异彩。

6543f0bc232fe65de23d65e74237e5b bc26eb61985d01aadc9d4cd2562335b

 

牛丽芳老师强调: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方式,积极探索启发式、问题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与学方式,提出创设合理教学情境,营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学内容。

胡红梅老师谈到:注重实践也是科学课显性的特征,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科学探究与实践,这是最主要的课堂教学活动,也是学生增长科学素养最基本的途径。

2 4

 

张建华老师提出:科学探索是需要想象力的,但是这个想象力必须是立足客观依据,富于想象力绝不是凭的乱想和幻想,要有实事求是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尊重证据、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其次,尊重事实、追求真实,不仅对科学研究,对生活中的思考和判断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第三,要培养学生敢于批判质疑的科学态度;第四,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杨晋青老师补充:上好一节科学课,教师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科学的本质,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的乐趣,并能乐学、爱学科学。

8860db6d01a8f8bc2e0c6710fdabe71 1d00ee06001d2716cfe55a43df525b4

 

教导处胡艳丽主任作总结:教学内容不应“多而泛”而是要“少而精”,倡导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的探究及实践机会。重视对于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强化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与思维活动。

ba4c5e0a548c541c06f34fcfc5f672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本次学习新课标活动,科学教师进一步切身感受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精准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以课标为引领转变自身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今后,东冶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全体教师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潜心钻研教材,积极参与研讨,争取成为一名智慧型、创新型的科学教师。年级数学组持续研读新课标教研活动纪实

 

为更好领会和贯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扎实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地实施,积极探索打造课堂新样态,1130日,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年级数学继续开展研读新课标交流研讨活动。分包年级领导周海金主任深入一年级数学组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微信图片_20231130141943

本次教研活动由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段红霞老师组织,主要就《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进行了仔细研读,老师们边学边思,认真做记录。

主备教师徐瑞辰老师发言:新课标的课程性质指出道德与法治教育基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以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和法治观念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化教育。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

段红霞老师发言: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与价值引领,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

微信图片_20231130142023微信图片_20231130142110

 

张慧珍老师提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二,是遵循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课程一体化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思路,依据我与自身,我与自然、家庭、他人、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关系的逻辑,以螺旋上升的方式组织和呈现教育主题,强化课程设计的整体性。

赵改艳老师指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三,是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内容选择体现社会发展要求,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突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有机整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突出问题导向,正视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强化规则、纪律、秩序、诚信、团结合作、冲突解决等教育。

微信图片_20231130142001微信图片_20231130142058

 

姚桌老师指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四,是坚持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主体建构相统一,建立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育人机制。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遵循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形成规律,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做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设置议题,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涵养必备品格,增强规则意识,发展社会情感,提升关键能力,使他们在感悟生活中认识社会,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把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方向引领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檀水鱼老师提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之五,是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结果评价要全面关注知识、情感和行为的发展,关注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日常品行表现。过程评价要更加关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增值评价要关注学生思想品行的发展和进步,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坚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相结合,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和优化纸笔测试、学生成长记录袋、日常行为表现记录卡等定性和定量多种评价方式,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微信图片_20231130141913微信图片_20231130142045

 

周海金主任和大家交流,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鼓励老师们要对新课标进行透彻和全面的学习和了解,要充分利用好身边的一切教学资源多学习、多思考,对新课标进行深钻细研并将所学付诸实践。

微信图片_20231130142033

 

心中有“标准”,脚下有路径。通过学习,五台县东冶实验小学全体教师对新课标有了深入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工作方向。老师们一定会把新课标的理念全面贯彻到教学中去,把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张飞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教学资源网 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