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网讯:为深入践行新课标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忻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于4月8日至11日开展第一期“精研课标新理念 重构课堂新生态”主题教研活动。活动通过名师示范、跨科研讨、专家指导等形式,探索“双主体”育人模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语文课堂凸显文化传承。张文娟老师执教《春夜喜雨》时,通过对比杜甫诗作中的悲喜情感,引导学生触摸诗歌温度;赵丽平老师在《浣溪沙》教学中,以情感旋律线贯穿课堂,巧妙运用意象分析法突破诗词壁垒;霍文娟老师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以复习导入,品读船夫驾驶技术与夜晚静谧,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理解文本,设计练写环节贯穿读写。
数学课堂注重思维培养。蔚秀芹老师在《怎样通知最快》一课中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优化思想;董艳云老师通过实物演示抽象原理,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姜頔老师执教《找次品》,课堂思路清晰、环节紧凑,突出重难点。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题策略多样性与优化方法有效性,全员积极参与,课堂效果良好。
英语课堂上,范馨老师围绕“changes” 主题设计层级教学,实现语言学习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专家郭建斌全程参与听评课,强调教学应立足核心素养,倡导 “无华有实” 的课堂理念。针对各学科特点,他提出改进建议:语文教学要深挖文本价值;数学课堂需强化逻辑建构;英语学科应注重情境迁移,为教师重构课堂生态提供专业指引。
学校构建“推门听课+集体磨课+公开展示”三级教研体系。在本次活动中,各学科教师通过说课评课、案例剖析等方式展开深度研讨。王歆老师的创意作文课《形形色色的人》、张慧老师的进阶式数学思维课等示范课例,集中展现了学校在任务驱动教学、深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实践成果。
此次活动共呈现9节精品课例,吸引二百余人次参与研讨。学校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通过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途径,打造“学为中心”的活力课堂,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样本。
END
审核:郑兰芳
供稿:周美芳
供图:教研室
校对:焦 芳
编辑:宿紫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