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教育 > AI赋能教学 智能助力课堂 ——忻州十中举办学科教研论坛

AI赋能教学 智能助力课堂 ——忻州十中举办学科教研论坛

2025年04月24日 22:21:59 来源:忻州市第十中学宣传中心 访问量:61 作者:教科研中心


为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忻州十中教科研中心于4月15日、4月22日举办了两场学科教研论坛。本次论坛以“AI与学案教学”为主题,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九个学科的二十一位老师围绕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1

语文学科



_DSC8599.jpg


闫晓旭老师以“AI和语文教学的双向奔赴”为题。围绕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分析了AI作为新媒介对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她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提出六大应用场景:教案设计、命题选题、情境创设、抽象概念可视化、人机辩论互动与AI作文智能评价,这些场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也促进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提升。



_DSC8655.jpg


李玲老师主要围绕高考阅读板块探讨提高语文成绩的策略与方法。首先,探讨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的题型分类。接着,讲解了古诗词的阅读策略,重点介绍了“四步赏全诗”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鉴赏的要点,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夏夏老师以“学案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题,对当前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针对小组合作中常见的分工混乱、效率低下等现象,提出了角色轮换、分阶段计时等具体改进措施。同时强调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当发挥引导作用,通过提供学习支架、设置思辨性问题等方式,促进学生深度讨论。

_DSC8657.jpg



微信图片_20250424162219.jpg

三位老师分享结束后,老师们针对此次论坛内容进行了讨论。王世民书记作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的汇报成果,并指出:各位老师要主动触摸时代脉搏,探索教育规律,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英语学科

_DSC8613.jpg

杨苗苗老师交流的主题是“AI赋能英语教学”。通过介绍DeepSeek、Kimi等多种工具的使用并结合具体场景的应用,展现了AI助力教师提效、创新课堂、实现个性化教学的探索成果。

微信图片_20250424163524.jpg

施子玮老师围绕主题展示了AI在英语学案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结合案例重点讲解了精准指令输入与学案定制的具体方法,帮助老师们进一步提升AI的使用效果。

_DSC8662.jpg

翟峡老师交流的主题是“AI智慧教学与应用”。首先,结合课例以DeepSeek、Kimi、讯飞星火等具体实际操作为切口,展示了AI在生成教学视频、批改作业、生成语料、辅助出题及制作PPT等教学中的多样化应用。

_DSC8615.jpg

_DSC8617.jpg

随后,全体英语教师踊跃发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一致认为:AI与教学的结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老师们要认真学习,用AI赋能教学,使学校的英语教学再上新台阶。




3

物理学科



_DSC8644.jpg


白银楼老师以《AI与物理教学》为题,概括了AI的定义、发展及应用实例,探讨了教学与AI的结合,重点介绍AI在教育中的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融合的好处。

_DSC8588.jpg

王友老师以《AI赋能物理教学》为题,以AI赋能教师成长为抓手,从应用AI生成PPT、AI+GeoGebra生成可视化动画、利用AI生成HTML演示动画、应用AI生成思维导图四个方面入手,通过实例向大家分享了使用AI进行备课的优势。

_DSC8652.jpg

论坛结束后物理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大家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将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

生物学科

_DSC8620.jpg

张敏老师在论坛中分享了AI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包括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虚拟实验、数据分析与教学评估等多个方面。并针对AI在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_DSC8666.jpg

贾玫琳老师以《虚拟实验室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应用和前景分析》为题,首先说明了传统生物实验课常遇难题。接着讲解了虚拟实验室的优势:让学生直观操作微观实验(如细胞观察)、模拟危险流程(如解剖),突破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科学兴趣与创新能力。

_DSC8623.jpg

两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全体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今后的教学要与AI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5

历史学科



_DSC8626.jpg


王卿老师以《AI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题,从AI技术的发展概况、AI如何使用和AI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结合自身的使用情况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



微信图片_20250424162956.jpg


曹小琴老师分享了《抗日战争》一课的学案设计,从学情、课标、教材、习题等方面入手,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巩固和资料拓展等模块,仔细解读了其设计思路和意图。

_DSC8633.jpg



_DSC8642.jpg

老师们就以上两个话题畅所欲言,广泛深入地进行了交流。最后温高明校长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准点评,并希望老师们利用好AI技术,服务好常规教学,提升老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6

数学学科

_DSC8755.jpg

刘文婷主讲的题目是《AI与数学教学》,探讨了AI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具体应用。她结合高中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重点演示了AI在知识难点突破、个性化学习支持、备考效率提升等多个场景中的使用方法。

_DSC8737.jpg

张凤瑞分享的内容是“以数学直观为基石,探析函数综合性质”。她以2024年新高考1卷18题为例,通过对试题的解法分析,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

_DSC8690.jpg

韩林林老师以《代数求解,几何先行,优化计算》为题,首先对高中数学解析几何部分做详尽考情分析,接着以2024年新高考1卷16题为例,探究学生在处理基础解析几何问题中出现的两大问题,并给出了6种解决方法,最后结合实例强调了选择正确解题方法对解析几何中优化计算的重要性。

_DSC8703.jpg

_DSC8699.jpg

三位老师发言结束后,老师们依次谈感想、说困惑,围绕AI在教学中的使用和高考备考中的难点进行了热烈讨论。



7

化学学科



_DSC8704.jpg


樊泽瑶老师围绕“AI与化学教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首先介绍了DeepSeek和豆包在教学设计、PPT制作、试题生成等方面的使用技巧。同时还分享了利用AI制作课堂小工具活跃气氛的经验和方法,为化学教学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



_DSC8746.jpg


付世平老师针对二轮复习中《电化学基础》的备考策略进行了阐述。付老师从四个角度作了交流:一是研读课标,明确要求;二是精析真题,探索规律;三是研究学情,精准定位;四是多措并举,提升能力。

_DSC8710.jpg



两位老师分享结束后,现场老师们展开讨论,交流了在教学中使用AI的心得体会。



8

地理学科

_DSC8684.jpg

赵贵虎老师交流的题目是《AI与地理教学》。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强调AI作为工具的核心价值。接着,分析当前地理教学的特点和不足,即传统课堂在动态模拟、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学习上的问题。最后,他提出“AI+地理教学”的实践方向,并结合课例进行了分析与演示,AI的使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知识。

_DSC8732.jpg

岳娇阳老师交流的题目是《AI算法下的地理教与学》。岳老师重点探讨了“AI在教学中的应用”,如生成文本、图像、PPT以及智能评测和课堂管理优化。在AI与学习的关系上,她提出“人机协同”是关键——技术应服务于人的思维发展,而非替代教师。

_DSC8686.jpg

两位老师的分享虽角度不同,但共同指向AI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趋势。老师们纷纷表示,未来需进一步探索如何平衡技术工具与人文关怀,让AI真正成为推动我校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


9

政治学科



_DSC8711.jpg


翟东琛老师围绕“AI与教学”这一主题,从AI的概念界定、使用AI的必要性、实例、常用的工具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分享。着重向老师们介绍了几种常用AI工具,并且呈现了具体的使用方法。同时特别强调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_DSC8717.jpg


周林梅老师交流的题目是《浅论学案教学的实效性》。周老师以《家和万事兴》一课为例,从传统课堂的弊端、学案教学的心得体会和提高学案教学实效性三个角度出发,研讨分析为什么要使用学案教学、如何使用学案教学以及如何提高学案教学的实效性。最后,她结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_DSC8727.jpg


论坛结束后的交流过程中,老师们就两位老师所讲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王世民书记对两位老师的分享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全体思政课老师提出了具体要求:每位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新闻实例让思政课鲜活生动起来,在新时代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思想引领作用。

本次学科教研论坛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AI在教学中的无限潜力。忻州十中的老师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AI赋能教学,谱写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篇章。






审阅:王世民

编辑:赵世亮

        贾世民

      供稿:教科研中心

摄影:贾世民



编辑:贾世民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教学资源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忻师北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