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工作室 > 四月问道,启迪法治新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研心得

四月问道,启迪法治新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研心得

2025年04月21日 18:43:51 访问量:29 作者:路晓艳

四月问道,启迪法治新程——小学道德与法治线上教研心得

宁武县石家庄镇中心校 路晓艳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学习都是一次自我提升与成长的契机。421我参加了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在线主题教研活动,这次活动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在道德与法治教学道路上探索的方向,让我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识,收获满满,感悟颇多。

   一、理念更新:把握学科育人新航向

   培训伊始,专家们深入解读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理念,着重强调了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地位。这让我深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绝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的关键阵地,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法治意识的核心途径。

   道德教育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价值方向,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道德准则,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法治教育则赋予学生法律的武器,使其懂得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知晓行为的边界,像坚固的盾牌守护成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将道德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刻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增强道德判断能力和法律意识,真正实现从“知识传递”到“价值塑造”的转变。

   二、教法探索:点亮课堂教学新活力

   在教研活动中,众多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法,令我大开眼界,深受启发。其中,情境教学法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如校园文明、社区生活等场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在模拟的情境中去感受、去思考、去行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索者,在解决情境中的问题时,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运用其中,实现了知行合一。

   小组合作探究法也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巧妙设计具有启发性和争议性的话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大胆放手,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能力的舞台。

   三、资源整合:拓展教学内容新视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多样。此次教研让我认识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除了教材之外,网络上的优质视频、新闻报道、时事热点等都可以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宝贵素材。例如,在讲解环境保护相关内容时,引入一些环境污染的真实视频和数据,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法治教育基地、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等,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感。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收集和整合各类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四、反思前行:开启专业成长新征程

   此次教研活动,也是我反思自身教学的一面镜子。回顾以往的教学,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还不够灵活多样,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还不够到位,有时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以此次教研为契机,努力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深入研究教材和教法,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进步。我深知,教育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任。我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高亚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忻州教学资源网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忻州市忻师北巷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