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实验小学
跨校联动传薪火
支教课堂绽芳华
5月8日,忻州市实验小学7名骨干教师怀揣着教育初心与使命,在校领导带领下奔赴神池县东关小学,开展支教汇报活动,为两校教育交流搭建桥梁,助力教育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
此次支教汇报课涵盖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科学、道德与法治多个学科。课堂上,老师们充分展现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理念。
语文柏勇杰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是一堂趣味盎然的创新实践课。教师紧扣单元要素,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引导学生梳理海洋动物的独特活动方式;学生佩戴动物头饰化身“海洋精灵”,通过表演再现动态活动场景,在情境化体验中深化文本理解。课堂聚焦语文要素,通过对比学习写作方法,并迁移仿写动物趣味睡姿,实现读写共生。课后延伸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打开探索海洋知识的新窗口。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音乐课堂上,郑声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律动,带领同学们走进蜜蜂的世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随后,通过示范演唱、节奏游戏等方式,引导同学们学习《小蜜蜂》的旋律和歌词。同学们跟着节拍挥动双手,模仿小蜜蜂飞舞的姿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歌曲的演唱技巧。为增强课堂互动性,还加入打击乐器演奏。这堂音乐课为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
美术方春瑜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快乐地舞蹈》,以民族舞蹈视频点燃课堂,带领学生从作品赏析、动态模仿、场景观察中感知舞蹈魅力。示范绘画步骤后,鼓励学生自由创作。课堂通过“画纸上的舞蹈”展览与互评,激发创意。课程以机器人共舞的趣味拓展收尾,让快乐与艺术浸润童心。
在数学课堂上,王静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鸡兔同笼》从《孙子算经》导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教学中,她借助直观的图形和表格,清晰的呈现鸡兔数量与腿数的变化关系,引导同学们运用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等,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经验探索不同解法,找到解题策略。此外,王老师还注重将逻辑思维培养和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让课堂既有思维挑战,又充满人文气息。
数学付春艳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推理》以游戏为切入点。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哪吒》电影人物入手,采用情境游戏法,创设闯关活动。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理解推理的含义,体会推理的过程。借助多媒体,付老师通过多样的数学活动让复杂的逻辑推理变得简洁直观。除此之外,付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数学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培养了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让数学和生活有机结合。
科学陈美凤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小小气象站(一)》,以“气象小侦探”激趣,通过视频与实践带领学生认识气象要素。制作工具时融入竺可桢事迹,传承科学精神;“气象发布会”巩固知识,卫星故事厚植家国情怀,延伸作业推动科学探究融入生活,实现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提升。
道法张梦璐老师讲了《中国有了共产党》以沉浸式历史叙事,还原长征场景。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代入”历史人物的视角,感受红军战士的坚韧与信念。 以问题驱动探究,培养思辨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将长征精神与当代青年面对的挑战类比,鼓励学生提炼“不畏难”的共通价值,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通过“我的长征卡”活动,让学生将个人理想与集体使命联结,激发责任感和奋斗意识。
课后,两校教师分学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授课教师分享了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反思,听课教师纷纷发表见解,对课堂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双方还就教学方法创新、学科素养培养、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此次支教汇报活动,不仅为神池东关小学的师生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也促进了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未来,两校将继续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贡献力量。